首页

foot美足在线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17:15:22 作者:“越过山丘,却发现无人等候……”这段获奖感言,刷屏了! 浏览量:55249

  中新网杭州9月20日电(曹丹)杭州西湖,北山街84号大院内,一片青砖小楼在浓荫下静静地伫立。新中国第一部宪法——“五四宪法”就在这里诞生。

9月19日,“五四宪法”历史资料陈列馆前。曹丹摄

  70年前的今天,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。因其在1954年颁布,史称“五四宪法”。

  “为了起草这部宪法,毛泽东主席和起草小组在西湖边度过了77个不眠之夜。”19日,“五四宪法”历史资料陈列馆(下称“陈列馆”)党支部书记魏凌俊介绍,这部在最美丽的西子湖畔完成的宪法,因此有了一个浪漫的名称——“西湖稿”。

  踏着台阶拾级而上,仿佛步入了时光的隧道,不觉间来到了70年前。一段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历史,在眼前徐徐展开。

  “这里就是‘西湖稿’起草期间,毛泽东主席的办公室。”魏凌俊站在复原陈列的主席办公室内,指着一张长长的方桌介绍,“桌上叠放着苏联、罗马尼亚、法国、印度等各国的宪法单行本,都是当年毛泽东主席广泛阅读和研究的,为的就是博采众长,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宪法”。

“西湖稿”起草期间,毛泽东的办公室。曹丹摄

  除了当年起草小组使用过的桌椅家具外,馆内还陈列着毛泽东批改宪法草案的手稿、北京杭州两地往来讨论修改宪法草案的书信、毛泽东在起草宪法草案期间留下的《看山》《莫干山》《五云山》等诗篇……

  70年前“五四宪法”的诞生历程,因这些文物与史料细节变得格外生动。

  “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在杭州起草,是杭州人民的幸运和骄傲。”魏凌俊自豪地说。

  据介绍,陈列馆自2016年12月4日正式建成开放以来,累计接待人数超240万人次,其中,青少年观众总人数超58.6万人次。

  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故事,为何深受青少年观众青睐?

  一方面,陈列馆内完整地展现了“五四宪法”从起草、讨论、通过到实施的“诞生”全过程,吸引观众走进来一探究竟。另一方面,陈列馆依托“宪法十进”活动,积极地走进企业、学校、社区和乡村,开展活动超600场次。

  “去年年底,我们创新开展‘国旗进校园’活动,把2014年首个国家宪法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带去了同学身边。”谈及去年12月,国旗入藏陈列馆时的场景,魏凌俊难掩激动之情。

  “国旗是国家的象征,也是宪法文本的重要内容。”魏凌俊表示,“同学们佩戴的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。我们带领他们轻轻抚摸国旗,希望通过指尖传递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,让宪法从文本走进生活。”

 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。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“五四宪法”起草过程中的繁忙工作与简朴生活,在历史中看见过往,有助于其自觉维护宪法权威、捍卫宪法尊严、保证宪法实施。

  每次活动结束时,陈列馆的工作人员都会询问大家:宪法像什么?

  孩子们的回答充满了想象力:宪法就像一把无形的巨伞,时刻保护着我们;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它就像空气、水一样,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;宪法像一面高扬的旗帜,引领着国家前进的方向……(完)

【编辑:王超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重庆市政协人资环建委主任程志毅接受审查调查

在社交平台上,不乏有通过AI技术“作弊”后通过面试,然后发帖炫耀的网友,其大致流程是利用当前AI大语言模型“给出问题就能回复”的特点,以及声音输入能力,直接把面试官的问题变成问大语言模型的问题,再直接读出AI回复的答案,一些“简单粗暴”的网友甚至把打开大模型APP的手机直接贴在了电脑屏幕上,“就是要用魔法打败魔法”。

联合国官员谴责也门胡塞武装强占联合国机构办公室

在上海,立冬当天早晨气温比前一日高2℃左右,白天徐家汇站最高气温为17.6℃。随着气温逐渐攀升,气象预报显示,未来几天上海气温将保持在16℃至23℃的舒适区间。

一见·九场座谈会里的“一以贯之”

记者当日中午在临高县新盈中心渔港看到,新型钢制渔船、玻璃钢渔船已经成为当地主流渔船。这些渔船配备有专门的厨房、卧室、卫生间等设施,能够在南海海域长时间捕捞作业。

美国宾州突发爆炸致5死3伤 多所房屋被夷为平地

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“百千万工程”的重要作用,2023年年初,梅州市工商联分别印发《关于成立梅州市工商联落实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重点任务领导小组的通知》和《关于成立梅州市工商联实施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领导小组的通知》等文件,主动与省工商联、市“百千万工程”指挥部办公室积极对接,密切沟通,落实工作部署。

川港深化职业教育合作 为两地青年搭建多元化升学阶梯

从卖海鲜到“卖海景”,东台市巴斗村养海护海、渔旅融合,终于端上生态“金饭碗”;曾经网箱密布、风里都带着腥味的大纵湖,通过退渔还湖变身国家湿地公园,蟹农陈秀红一家走下住家船,用补贴买了新房,在旅游度假区就业,不再靠天吃饭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